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生物学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制作新的生命系统或者生命体的技术。其是在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之上,又融入了化学合成基因以及代谢网络设计等方法和手段的新型生物技术。2010年,世界上首例合成生物“辛西娅”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与热点,合成生物学技术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技术对象的复杂性。生命体具有异常复杂的运行机制、可以产生自主性的行为、还具有自我繁殖特性。这都决定了合成生物学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其中的风险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生态风险、社会风险和伦理风险。生态风险是指合成生物释放到环境中之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社会风险主要是指合成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伦理风险则是指合成生物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生命的价值。合成生物学的技术风险具有三方面的特征:长期性、整体性和难以预测性。合成生物学技术利益与风险共存,应该以审慎的态度看待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合成生物技术中蕴含的风险,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落实各方责任和出台行为规范。首先,要加强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评估。其次,明确科学家、公众、政府各方的具体责任。最后,出台适合于研发实践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