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胎儿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主体,其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备受关注。故意伤害胎儿的行为是专门针对胎儿所实施的一种危害行为,但是这种危害行为却难以在当前刑法体系中得到有效遏制与处罚。本文从我国当前立法现状入手,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概括了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定义与特征,分析了当前针对故意伤害胎儿行为刑法定性的主流学说并探讨了各种学说之利弊。同时通过对故意伤害胎儿行为入罪必要性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入罪建议,包括入罪后的法条表述、犯罪构成、量刑标准等相关问题,旨在使故意伤害胎儿的行为在刑法中能够得到有效规制。本文分为五部分,共计三万多字。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故意伤害胎儿行为之含义、特征及其表现形式。首先,分析了“胎儿”一词在不同领域所具有的不同定义,进而引出在法律领域中“胎儿”一词所应具有的含义;其次,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对当前存在的故意伤害胎儿的行为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本文所讨论的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确定含义;最后,围绕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确定含义,分析了其侵犯客体不确定、行为方式不确定的特征,并研究了其暴力与非暴力的表现形式,为全文论述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当前有关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定性争议及存在问题。针对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定性之争,从司法实务与学术理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了故意伤害胎儿不同案例中的法院判决,分析了学术界“无罪说”、“故意伤害罪说”、“增设故意伤害胎儿罪说”的学术观点。然后围绕定性之争,分别指出了“无罪说”、“故意伤害罪说”、“增设故意伤害胎儿罪说”这三种学术观点所存在的问题。本文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故意伤害胎儿行为入罪的必要性。本部分从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罚可罚性、刑法规制功能三个方面论证了故意伤害胎儿行为入罪的必要性,指出只有通过将故意伤害胎儿行为入罪这种唯一途径才能实现对胎儿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本文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故意伤害胎儿行为入罪的立法建议。分析了故意伤害胎儿罪概念及法条表述、犯罪构成要件以及刑罚配置的一般原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故意伤害胎儿罪的刑罚配置方案,进一步完善故意伤害胎儿罪的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