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国际化战略作为其重要战略之一。然而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是否一定能带来较好的绩效?目前关于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较多:二者成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正U形关系、倒U形关系,水平S形关系,N形关系等等。
由于能够影响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的因素众多,本文选取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作为企业国际化-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即不同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会调节企业国际化-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交易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因此,本文选择交易成本的三个来源——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作为企业进入模式的解释变量,即资产专有性、交易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会直接影响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进入模式作为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纳入数据分析。本文以2009-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呈正U形关系。在企业国际化初期,其绩效呈现下降趋势;在企业国际化中后期,企业绩效随着国际化的提高而上升。研究还表明,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若企业选择符合交易成本理论的进入模式,其国际化-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能得到有效增强,其国际化-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会被明显减弱。据此本文建议,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经营时,应当在综合性地考虑到交易成本的三个基本维度的基础上来决定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从而它们能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获取更好的绩效。
由于能够影响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的因素众多,本文选取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作为企业国际化-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即不同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会调节企业国际化-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交易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因此,本文选择交易成本的三个来源——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作为企业进入模式的解释变量,即资产专有性、交易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会直接影响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将企业的进入模式作为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纳入数据分析。本文以2009-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呈正U形关系。在企业国际化初期,其绩效呈现下降趋势;在企业国际化中后期,企业绩效随着国际化的提高而上升。研究还表明,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若企业选择符合交易成本理论的进入模式,其国际化-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能得到有效增强,其国际化-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会被明显减弱。据此本文建议,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经营时,应当在综合性地考虑到交易成本的三个基本维度的基础上来决定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从而它们能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获取更好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