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当今我国教育界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虽然,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的中坚力量,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在理论的指导下探寻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方法,是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为基本论证方法,借鉴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围绕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这一核心内容,提出了因应策略。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本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梳理了本研究所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基本概念,并通过接受理论,需要理论的相关阐述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五所高校(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师范)五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为进一步发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低下的深层原因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归因分析。涉及到对教育者、学生个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的探讨。 第五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探究。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并提出健全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