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由于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造成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带来的最直接的就是粮食问题。耕地作为人们赖以生产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获取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而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保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资源和基本的粮食供给,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耕地保护研究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研究内容,涉及到耕地保有量的确定。目前的耕地保护专题研究中耕地质量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在这种背景下,结合永修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结合永修县耕地产能核算结果,进行永修县耕地保护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产能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有量确定。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引入产能核算理念,始终以保持当地一定量的耕地产能作为规划的硬性指标,以保证粮食安全为下限进行控制,保持当地的耕地产能不降低,避免单纯保护耕地面积而导致质量的下降。通过分析,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通过分析研究从1996年以来永修县的耕地规模变化情况,发现随着永修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增加的速度不及减少的速度、耕地总面积下降的趋势,减少的去向主要是生态退耕,当然也有的是因为建设占用耕地等。所以耕地保有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运用耕地产能核算成果,主要是1:5万永修县耕地产能数据库,从数据库中汇总出各个乡镇的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耕地产能核算结果表明,只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在未来若干年内,永修县耕地产能单产将会有很大的增产潜力。九江市下达给永修县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为788.83公顷,补充耕地指标为2448.28公顷,耕地保有量40144.44公顷。按照永修县平均实际单产(标准粮产量)9254.37千克/公顷计算,永修县2006-2020年间耕地产能控制指标量至少在37.15万吨。因此,保证一定的产能对于粮食总产量非常重要。(3)规划期间永修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建设用地占用和生态退耕还林还湖。耕地增加的途径主要是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通过减去规划期间永修县耕地减少量和加上规划期间耕地增加量预测2020年该县的耕地保有量。而规划期间确定的永修县耕地保有量必须确保本区域的粮食安全。2007年永修县耕地实际总产能为36.27万吨,规划期间最终耕地产能总量为37.66万吨,满足了永修县粮食需求量,大于九江市下达的耕地产能总量37.15万吨。规划期间确定的耕地保有量39007.26公顷,比九江市“第十一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国土资源部下达的永修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少1137.18公顷,但是规划期间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总产能都达到上级下达的产能总量,实现了耕地产能控制总量动态平衡,为政府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了参考指标。另外,面对当前世界性粮食危机的压力,我国各个地区不能仅把城镇化率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目标,而是要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保有量实现粮食安全。这是科学发展观真正得到落实的具体体现,从而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