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我国的房地产调控进入了一个怪圈: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力度也越来越大,甚至动用了“限购”、“约谈”、“监察”等非常规手段让“地方政府对房价上涨负责”,但市场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从全国总体看,房价仅仅在2010年4月份“国十条”房地产调控政策(被称之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出现连续三个月的下跌,而后房价一直是上涨的,即使是严格实行限购的城市,住房交易量出现了大幅度的萎缩(住房交易量下跌三成到六成),但价格依然很坚挺,快速增长的房价,导致供求矛盾突出。部分大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也令普通民众望而生畏。房地产的虚假繁荣现象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匹配,商品房的供应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投机性行为和投资充斥了我国的房地产业行业,泡沫化的倾向已经呈现在我们房地产当中,直接威胁到我国地产金融行业,这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非常不利,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住房的渴望。鉴于此,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下发了相关的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但在这些政策并不十分奏效,运行初期就没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在此期间房地产的价格有小幅的回落,结果却仍不理想。我国几年来房地产调控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政府需要在房地产调控中确定自己决策性的位置。本篇论文对我国的房地产政策进行了梳理,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剖析了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地方各级政府没有严格执行中央出台的调控政策,二是调控的政策本身就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甚至有互相矛盾的现象,三是所采取的调控手段不合适,并指出了为什么宏观调控的执行对房价影响不大、为什么我国房价持续走高。最后本文通过七个方面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