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方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产物,其随用随借,随借随还的使用模式大大的改变了人们短距离的出行方式,成为了城市慢行交通的“宠儿”,但是因为共享单车市场的巨大利益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共享单车市场,这导致了市场上共享单车的数量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的都是随意丢弃和停放的共享单车。这使得原本可以改善公共交通拥堵,解决短距离出行的共享单车,反而变成了占据公共空间,阻碍交通的“罪魁祸首”。同时也给政府部门在进行公共管理工作的时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能够深刻理解政府部门在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治理模式,本文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遵循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调查实践为过程,结合理论为结果的这一思路出发,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积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以合肥市共享单车治理过程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从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社会团体、公众等四个维度出发进行分析,发现:共享单车在发展的过程出现问题后,政府部门、单车企业也及时发现了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措施进行治理,但是在治理的过程中,治理的各个主体并没有加强各个主体之间的紧密联系程度,在治理的过程中也没有积极发挥各个主体自身特有的功能,导致在共享单车的治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充实了共享经济背景下的政府治理理论,同时在政府对共享单车的治理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