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的类型化及其人格权的限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范志毅案在我国司法案例中首次确认原告“公众人物”身份,到杨丽娟案法官首次使用“自愿型公众人物”这一概念,公众人物理论逐渐从法学学界走向司法实务。但是,公众人物的司法实践之路还很长,关于公众人物的法学研究还不系统、完善,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四章对公众人物的类型化以及人格权的分类限制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建议。本文第一章是对公众人物及其人格权的概述。本文首先通过几个公众人物的里程碑式判例,对发源于美国的“公众人物”理论的产生进行介绍,厘清美国法律中“公众人物”的发展脉络。然后介绍公众人物在我国学界、立法界和司法界的发展情况,提出公众人物的定义和内涵。接下来对两国公众人物的人格权进行介绍,从立法和司法方面回顾了我国公众人物人格权的发展,提出几个在我国公众人物发展历程中比较重要的司法案例,供下文讨论。第二章是公众人物的类型化和判断标准。通过对美国法中公众人物的类型的分析,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将公众人物分为自愿性公众人物和非自愿公众人物,自愿性公众人物下分两大类,即政治性公众人物和社会性公众人物。为文章叙述之便,总合起来,按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程度由高到低,分为政治性公众人物、社会性公众人物和非自愿公众人物。通过对美国法的考察,结合我国的现实,对三类公众人物的判断标准进行详尽的分析,提出一个可供实践参考的判断标准来确定何者可以称之为公众人物,何者不可称之为公众人物,并使用我国现实中出现的各类“名人”为例,将判断标准进行实际运用。第三章研究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分析了公共利益和公众兴趣的联系和区别,并按照公众人物的不同类型,研究侵犯公众人物人格权的不同限制内容构成要件,在侵权构成要件方面重点探讨了行为人侵犯公众人物人格权的主观方面,即侵犯政治性公众人物和社会性公众人物人格权的主观方面应该是故意,而侵犯非自愿公众人物人格权的主观方面只要达到重大过失即可。最后,对公众人物人格权限制的特殊情况——未成年公众人物人格权进行探讨。最后一章是公众人物人格权限制的建议和完善。本文实证分析了公众人物人格权的司法现状,探讨了我国公众人物面临的特殊的社会环境,提出了对公众人物人格权进行限制的三个原则,最后根据我国的司法传统和国情的特殊性,提出几条个人认为在现阶段比较可行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17例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子宫脂肪平滑肌瘤主要发生于围绝
<正>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基层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而实际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履职能
城市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发展逐渐面临着资源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因此,城市
八十年代是中国当代诗歌进入新时期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八十年代建立的诗歌批评规范对后面当代诗歌的发展和走向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回顾和反思中国当代诗歌近三十年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台资、外资企业的引进,隐名股东现象大量涌现,催生了各类隐名股东股权纠纷的攀升。实务中主要表现为: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投资权益归属争议;隐
人类共同关注事项( the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是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创设的概念。目前,该概念尚未受到法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对其研究还十分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反补贴国内法律的国家,经过百年的发展其反补贴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备。1994年美国根据其在乌拉圭回合签订的SCM中承担的义务对其国内反补贴法进行了重大
陕西休闲农业开展至今取得了阶段性创新实践的成果。通过几年大数据资料库的显示,休闲农业已成功提升了全省美丽乡村复兴与一村一品个性化的面貌村容。创新思维模式的启迪,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规则,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宪法修正案为根据,通过判例的形式而确立,并随着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及世界范围内的人权思潮兴起而逐渐扩
由于地、县调之间数据纵向交互较弱,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县调间相关业务不能达到地县一体化的流转。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实施方案,结合地区电网"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