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为找出综合开发利用虾壳资源的方法,在生产甲壳素之前,充分回收虾青素,同时分离提取蛋白质,并且将活性钙成分制成高生物效价的果酸钙,提高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论文研究了虾头、虾壳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虾青素的提取,建立了虾青素的提取方法:采用碱法与有机溶剂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虾青素,碱液中溶剂为乙醇:水=4:1,选取二氯甲烷为虾青素的萃取剂。考虑氢氧化钠浓度、温度、料液比和时间对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实验,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用响应分析软件设计响应分析实验,优化后得到的虾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1.41mol/L,温度为53.72℃,料液比为8.1:1,时间为23.76h,在此条件下,虾青素溶液吸光值为1.2048,经计算得出虾青素浓度为3.26μg/mL,相当于32.6μg/g干虾壳。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虾青素进行分离纯化。用硅胶G薄层板对虾青素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最佳展开剂组合是石油醚-丙酮-甲醇,展开时间为6.5min,保留值Rf为0. 43,分离度R为4.8,斑点清晰,无拖尾现象,展开效果最好。采用最佳展开剂为洗脱剂,对虾青素样品进行离心式薄层层析分离纯化虾青素,得到纯化后的虾青素产品的得率为36.3%。采用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后的虾青素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虾青素产品与标准品结构基本一致,产品中虾青素含量为55.44%。对虾青素提取液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地研究,考查了光照、温度、pH值及常见金属离子对虾青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室外太阳光线直射对虾青素影响强烈,仅两天时间就会变成淡黄色,而四天后几乎变为无色。在药品橱内对虾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小于其它光环境的影响。因此,虾青素最好在避光下保存;在较低温度下,虾青素较稳定,但随着温度的增大,虾青素稳定性受到的影响也增大。因此,虾青素适合在较低温度下保存;虾青素提取液pH值为中性或7-8之间时,虾青素最稳定;金属离子对虾青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Cu2+、Fe2+的影响最大。所以虾青素在提取和存放时都应尽量避免与金属离子接触。虾青素提取液萃取之后剩余的溶液为蛋白溶液,调节pH值为4.5时,析出蛋白质沉淀量最多,为0.0509g/g干虾壳。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为64.16%。考虑果酸钙的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就加水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三个因素作单因素实验,研究制备果酸钙的最佳工艺条件。选取55℃为制备果酸钙的最佳反应温度;120mL为最佳加水量;10h为最佳反应时间。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液中的钙含量为226.89mg/g,并测得果酸钙的溶解度为0.83g/100mL水。采用强碱液来脱去甲壳素粗品的乙酰基,在此工艺下制备出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在8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