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湟水河流域水质监测数据的信息挖掘对水质状况的了解、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及水的分类应用都很有意义。数据可视化通过图形形式,将数据信息表达出来,形象直观生动地反映出湟水河流域水质监测数据表达出的信息。本文对国内外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模型及可视化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根据湟水河流域的水文资料及环境特点,选取西宁湟水河流域枯水期52个监测点,18个水质监测指标。测得湟水河西宁流域52个样本,18个指标的数据阵([B]52×18)。主要研究内容:1.优化布点,集中采样,分析测定。按照西宁湟水河流域的水功能划分情况、周围环境和流域特点。布设了52个监测点,包含了西宁市湟水河干流、甘河工业园区、海湖新区、北川河、南川河和沙塘川河。于2015年11月份,采集水样。参考国家标准和环境标准分析检测了52个样品的pH、电导率、浊度、氟化物、全盐量、COD、BOD、氨氮、亚硝酸盐氮、六价铬、Ca、Fe、Cu、Zn、Mg、K、Na等18个监测指标,获得了52个监测点,18个指标的监测数据。2.水质综合评价的模型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了西宁湟水河流域的9个综合污染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法对监测点水质做了分类。因子模型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监测数据不适于因子分析,反映出各指标间相关性比较差。选取4个指标,建立了的加权叠加回归综合评价模型,与单指标评价法结合对西宁湟水河流域水质做了综合评价。3.西宁湟水河流域水质综合评价的可视化研究。应用ArcGIS软件的ArcMap模块,借助全球河网图层,对监测点位和加权叠加回归综合评价模型所得的结果作了可视化。对监测点位应用湟水河河网图,标明了采样点在湟水河的相对位置。对加权叠加回归综合评价结果在谷歌地形图下,用安全预警五级分类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形象直观地展示出监测点的水质分类情况。本文以西宁湟水河流域水质综合评价为研究背景,通过布点、采样、测试、数据处理,建立了加权叠加回归综合评价模型,对湟水河的综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利用全球河网图层,对监测点位和加权叠加回归模型所得的结果作了可视化分析。用预警五级分类颜色,形象直观地展示出监测点的水质分类情况,为湟水河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水质监测的可视化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