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农业的高风险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竞争风险等诸多风险的严重威胁。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扩张,自然灾害日趋频繁,加入WTO以后,更面临着发达国家农业的严峻挑战,中国农业面临的这些风险不仅不会消除,还会因其相互交织度的增强而不断加剧,使农业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十分必要。论文利用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经营风险的内涵、特点、风险种类及来源,探讨了我国农业经营风险的现状、成因、表现形式和危害,在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的政府政策经验、农业保险、政府宏观调控和农业产业化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农业风险防范的现状及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勾画了农业经营风险的预防预警、化解控制和分散转移三大防范机制。就如何构建防范农业经营风险机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和具体措施:(1)从风险的识别、自然灾害预警、市场预测和监控、期货市场等方面阐述农业风险的预防机制的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的前提条件;(2)从政府政策(价格保护、收入支持、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与信贷支持、立法等政策支持)、社会服务(信息服务、科技与教育服务)、农业产业化方面阐述农业经营风险的化解控制机制的构建,风险化解机制是风险防范的基础;(3)从健全农业保险、构建农业救济制度、建立风险保障基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阐述农业经营风险的分散转移机制的构建,风险分散机制是风险防范的最终保障。这些机制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农业风险,使农业步上健康良性发展轨道,也为我国农业风险防范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应用参考。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农业经营风险的特点、成因、表现形式和危害,采用剖析问题、提出对策和勾画框架相结合的办法,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措施,构建了风险防范的三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