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政治是马来西亚近半个多世纪所实行的一种治国模式。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从原宗主国英国殖民者那里,继承了一套“英式、西敏寺式”的多党制的政党政治民主选举模式。2013年“308政治海啸”标志着马来西亚政党政治,趋向于由两个多党联盟轮流执政的态势。而马哈蒂尔2018年领导“希望联盟”赢得选举,重掌大权,是这一趋势的标志性事件。马来西亚的社会治理,由于政党政治的实践而呈现了复杂化、碎片化的局面。考察马来西亚国情的特殊性、梳理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族群分歧、观察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伊斯兰化过程,是本文研究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切入点。本文首先探讨经典政党政治的理论,渊源和模式,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探讨政党政治的概念、政党政治的类型、政党政治的意义;其次梳理独立以来的马来西亚重点政治事件及其对政党政治局面的影响,通过梳理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发展的史实,具体的分析马来西亚政党政治形成的过程;继而探讨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在史实陈述的基础上,本章力求对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特点及成因做一概括性归纳;最后在前三章论述的基础之上,做一提炼性解读,浅析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影响和启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了文献整合、理论分析,运用了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抽象与具体的思考方式,对通过系统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以政党政治的理论为基础,先对马来西亚的政党政治进行定性与定位。之后具体到马来西亚的焦点政治事件,对焦点事件进行具象化分析,进而阐述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特点和成因,并对其未来走向做出科学判断。研究表明,马来西亚的政党政治是族群矛盾、宗教冲突、英国殖民宗主国影响的结果。族群性、宗教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马来西亚政党政治是一种半威权模式的政党政治、是一种马来人种族利益至上的政党政治、带有民族沙文主义色彩的政党政治、是一条巫统长期把持的“霸权之路”。马来西亚受外部因素的牵绊较明显和严重,国内政局不稳,未来的走向,尚需进一步观察。但总的来说,“两线制”应该是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趋势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