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的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其中听力障碍人士大概2000多万。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比正常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加之大众传媒在商业化的市场机制中不可避免的追逐利益最大化,在社会资源中占劣势地位的听障人士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日渐被遗忘的角色。本文以听障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全面地剖析听障青少年群体的媒介接触现状,希望引起政府、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听障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哈尔滨市盲聋哑学校的听障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听障学生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致力于为当代听障青少年群体无障碍使用媒介建言献策,从而使我国的信息服务机构、政府机关提高对听障群体的关心和帮助,解决听障人士在信息社会的窘境,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共享、参与的信息社会。研究结果表明,电视、网络、手机三种媒介在听障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接触频率还是接触时长都名列前茅;听障青少年群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多扮演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很少参与媒体互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听障青少年对媒体的接触内容和接触动机,呈现出“娱乐化”和“复合化”的特点,追求轻松愉悦的节目内容以及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在听障青少年群体中,普遍肯定媒介对社会、个人的积极作用,媒介公信力评价较高。研究还发现听障青少年群体在媒介接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期望该群体能够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来帮助自己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