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方网站建设中的学生参与研究——以“山大日记”为个案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发展,使我国逐步踏入了以网络为依托的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新阶段,网络思政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凸显。高校官方网站(以下简称官网)作为与高校学生日常联系紧密的网络平台,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是高校官网建设的主体和重要目标群,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高校官网未来的发展,也决定着高校官网教育引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研究高校官网建设中的学生参与问题,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网络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文化、创新优势,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建设独具特色的高校官网,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推进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步伐。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官网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成为高校发布信息、定位发展、宣传战略目标和进行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但由于我国高校官网建设时日尚短、自身建设不足,当下高校官网面临着学生参与不足、思政教育作用难以发挥的困境。加之,相关学术研究的匮乏,高校官网建设难以寻求到充足的理论指导。在高校官网建设中,山东大学创办的“山大日记”栏目,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新颖性、线上线下的拓展等特点,在建设中不仅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参与,打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还营造了清新的网络空问,丰富了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创新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为高校官网建设及其思政教育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借鉴意义。  现实的困境和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官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顺应网络时代和高校学生个性发展,不断转变发展理念。高校应在秉持引导性、互动性、学生主体性、趣味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等手段,寻求高校官网建设新的突破口,使高校官网更加贴近学生,获得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参与。高校须在推动官网发展的同时实现官网教育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完善高校教育育人新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其他文献
程序在古罗马时期就已产生,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当今大陆法系很多国家,例如:德国、日本,非讼程序理论的研究已很成熟和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受前苏联的
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热播剧《小谢尔顿》用孩童视角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存在于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传统。家住德克萨斯的小谢尔顿因不满某品牌面包更换生产厂家导致口味变化而“积极维权”,他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批评该集团置消費者意愿于不顾,认为企业行为应由相关政府部门统一管控。女主持人随即诱导性提问道:“集中控制?你是说德克萨斯该推行共产主义?”纵使聪颖过人,9岁的小谢尔顿并不知晓该“主义”的确
期刊
十七年前,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刚刚建立,步履蹒跚;十七年后,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让国人欣喜,令国外瞩目。但是,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