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调节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y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以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的干预效应差异,并从分子生物学、脑功能影像学等角度探讨按部选穴针刺后产生效应差异的物质基础及机制,为按部选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根据选穴部位不同,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中脘组、胃俞组、内关组、足三里组进行实验,从胃运动的角度,采用SPECT/CT记录评价不同腧穴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运动的效应差异;从系统形态学、分子生物学、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观察按部选穴针刺对DGP模型大鼠ICCs超微结构、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对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结果:
  1.血糖及胃排空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灸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胃排空检测中在第30min,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40min和第50min,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足三里组和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第60min,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多潘立酮组、内关组及足三里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
  2.胃窦部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而言,胃窦部肌层平滑肌细胞胞浆染色淡,透亮,有空泡样变;胃窦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黏膜腺体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间间隙变大,主细胞数量减少,壁细胞胞浆减少,空泡样变,染色淡,可见血管扩张。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灸组与模型组相比,显示出胃窦部肌层平滑肌细胞排列相对致密;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黏膜腺体细胞排列相对整齐,主细胞数量相对有所增加,细胞间隙减小,空泡减少,充血减轻。
  3.胃窦部ICCs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而言,大鼠胃窦部的ICCs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且体积有所减少,细胞形态结构不正常。细胞内胞质广泛溶解,出现大量空泡,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大量减少,出现肿胀甚至空泡化;细胞核内核仁崩解,异染色质边缘化;细胞间连接也有部分破坏。与邻近细胞和周围神经纤维末梢的连接松散,网状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胃窦部的ICCs数量有所增多。细胞形态部分不正常。细胞内存在自噬小体和次级溶酶体;胞质内线粒体丰富,形态基本正常,但部分出现嵴的排列不正常以及肿胀;细胞核内异染色丰富。与邻近细胞和周围神经纤维末梢的连接仍有不同程度的松散,但较模型组有所改善。总体实验组中多潘立酮组形态稍好,其余四个针灸组大致相同,均较模型组好但依然存在大量不正常。
  4.SCF/c-kit信号通路:
  (1)胃窦部SCF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中脘组、胃俞组、内关组、足三里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胃窦部c-kit免疫组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足三里组、中脘组、内关组、胃俞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3)RT-PCR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窦中SCF、c-kitmRNA含量较正常组均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刺组中SCF mRNA含量均有所增高,只有胃俞组、内关组、足三里组较模型组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组及4个针刺组中c-kitmRNA含量均有所增高,只有多潘立酮组较模型组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4)ELISA结果:模型组血清SCF含量较正常组有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多潘立酮组和4个针刺组血清SCF含量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变化规律不同,且仅有多潘立酮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c-kit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内关组和胃俞组血清c-kit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组血清c-ki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5.血清脑肠肽结果:模型组血清CCK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内关组和足三里组血清CCK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其余各组血清CCK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GAS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血清GA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Ghrelin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01),其余各组血清Ghrelin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MTL含量较正常组有所下降,其余各组血清MTL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6.PET/CT结果:
  (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正激活脑区主要集中在下丘脑结节区、脑桥基底部、中脑被盖、中隔区、下丘脑视前区、嗅球、纹状体、视上区、视皮层、嗅结节、脑桥被盖、伏隔核、中脑黑质、延髓、乳头区、终纹床核、大脑脚、眶皮质、丘脑中线核群、第三脑室顶盖细带、丘脑内侧核群、被膜、杏仁核体、胼胝体、背侧大脑脚皮质、前连合、海马、红核、梨状皮质、丘脑外侧核群、齿状回、压后皮质、下边缘皮质、嗅束、嗅皮质、前核群、血管、大脑中动脉、丘脑底核。负激活脑区主要集中在听觉皮层、感觉皮层、嗅觉皮层、颞叶联合皮质、小脑后叶、顶叶皮质后区、小脑核、小脑前叶、岛叶皮质。
  (2)多潘立酮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丘脑外侧核群、纹状体、眶皮质、嗅球、嗅结节、被膜、梨状皮质、前核群、终纹床核、前连合;多潘立酮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小脑后叶、小脑核、小脑前叶。
  (3)中脘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延髓、胼胝体、脑桥被盖、纹状体、脑桥基底部、中脑被盖、丘脑内侧核群、中隔区、眶皮质、下丘脑结节区、杏仁核体、视上区;中脘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嗅觉皮层。
  (4)胃俞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胼胝体、纹状体、眶皮质、第三脑室、海马、齿状回;胃俞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嗅觉皮层、颞叶联合皮质、感觉皮层。
  (5)内关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眶皮质、纹状体、胼胝体、第三脑室、海马、中隔区。
  (6)足三里组能够降低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为胼胝体、海马、纹状体、延髓、视觉皮层、第三脑室、齿状回、脑桥被盖、中隔区、丘脑内侧核群、被膜、杏仁核体、下丘脑结节区;足三里组能够升高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嗅觉皮层、小脑前叶、听觉皮层、颞叶联合皮质。
  结论:
  1.按部选穴针刺均能调整糖尿病胃轻瘫高血糖状态,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且对胃排空的作用不同,其中远端取穴足三里和内关对胃排空的促进作用明显,局部取穴中脘与胃俞作用不明显。
  2.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部病理形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作用差异不明显。
  3.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ICCs超微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作用差异不明显。
  4.按部选穴针刺能够提高糖尿病胃轻瘫大鼠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起到促进胃运动的作用,但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作用差异不明显。
  5.按部选穴针刺能够调整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清脑肠肽含量,就CCK分泌而言,远端取穴足三里和内关对CCK分泌抑制作用更强,局部取穴中脘与胃俞作用不明显;另外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对Ghrelin分泌也有不同,远端取穴的促进作用更强。
  6.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中,可以观察到按部选穴针刺不同穴位在干预脑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对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有升高作用的区域大多集中在额叶皮质区,对模型组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有降低作用的主要集中于大脑边缘系统。
  7.按部选穴针刺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运动存在效应差异,其中远端取穴对胃运动促进作用更明显,产生效应差异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脑区的不同刺激,通过脑肠轴途径作用到胃肠道,调节各类胃运动相关脑肠肽含量,从而起到对胃运动的不同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水文站网是一个流域内收集流量、泥沙、水质、降水等重要水文信息的网络系统,一个布局合理的水文站网能够收集到丰富全面的水文数据。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修建水利设施等一系列人类活动使流域形态发生了变化,通过水文站网测得的水文数据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求,因此为了获得丰富的水文数据,随着流域的变化需要定期对水文站网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传统的水文站网优化方法没有从水流系统的角
学位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能表达的地物类别、位置、纹理、光谱等信息更加丰富。随着遥感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在影像中挖掘大量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现有遥感技术一般局限于对遥感影像中某一类或某几类信息的提取,如场景类别信息、对象类别信息、对象位置信息、对象边界信息等,但不能实现对一幅遥感影像信息的完整提取。遥感影像的完整解译不仅包含遥感对象的识别也包含对象之间空间关系的识别,特别是当一幅遥
学位
水体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寻求高效节能的水中重金属离子脱除方法已迫在眉睫。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可同步产电并在阴极脱除重金属阳离子,但是产电效率低是限制其发展和应用的最大瓶颈。改良阴极和电极材料可较好地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微藻生物阴极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可极大地节约能源输入,而石墨烯基材料(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
学位
水文站网作为水文信息的重要来源,用于获取实时有效的水文信息。因此,合理的水文站网规划布设对获取正确的水文信息、研究水文过程的变化、减少建设及监测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针对目前水文站网布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站点在空间中分布不均和站网信息存在大量冗余,对水文站网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以整体性提高水文站网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水文站网优化方法主要从信息的角度对站网进行优化,忽视了水文站点在流域中
学位
随着工业化发展及人类活动加剧,农药化肥大量使用以及市政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体磷水平显著升高,富营养化污染严重。针对低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和高浓度的工业含磷废水,化学沉淀法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其中常用的各类金属盐中铁盐相对于其他盐类来说毒性小且适用面广。针对铁盐中Fe(Ⅱ)易被氧化且氧化后除磷效率高于Fe(Ⅲ)的优点,结合前期基础研究得到利用CaCO3微溶可替代传统Ca(OH)2碱中和来诱导Fe(
学位
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垃圾减量,消毒彻底,并且将焚烧余热产能,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逐渐成为潮流和趋势。但焚烧厂垃圾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也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一样成为水处理中的技术难点。  临安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原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膜分离”的流程进行渗滤液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氨氮(NH4+-N)等处理效果。随
东苕溪是杭州市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因其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以东苕溪重要支流余英溪和太平溪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和水的氢氧同位素技术识别水体硝酸盐的污染源,结合SIAR模型解析研究区水体四种主要污染源的贡献率。本研究揭示了余英溪和太平溪水体硝酸盐的来源,阐明水体硝酸盐的转化,为控制东苕溪水体硝酸盐污染和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本研究以转玉米C4型pepc基因T1、T2代小麦植株和受体对照周麦19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转基因小麦功能旗叶的PEPC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研究并建立了转基因高光效小麦光合速率对光强、温度和C02浓度的响应曲线,分析了大田条件下转基因小麦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以及对高温强光胁迫反应特性,并对部分转基因T1代小麦和对照的单穗重、千粒重做了比较,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1.测定了转基因T1代小麦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集纤维、蛋白、油用于一体。色素腺体和棉酚是棉花的重要性状。植株部位棉酚的存在是棉株自身防御病虫危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由于棉酚的存在,致使棉子中棉子油和棉子蛋白不能用于人畜食用。我国每年棉花种植面积在500万公顷以上,年产棉子600万吨,其中含棉子油100万吨、棉子蛋白150万吨左右,因此大量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资源被白白流失而不能加以利用。针对此原因,育种家们试图培育棉株中
学位
直接饲喂微生物(Direct-fed microbials,DFMs)被认为是一个改善瘤胃微生态和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潜在途径。直接饲喂微生物是将微生物制剂直接添加于饲料中,以改善消化和肠道卫生。本研究分三个试验探讨了DFMs对湖羊瘤胃发酵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研究体外添加DFMs对有机物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二,研究体外添加DFMs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三,研究日粮中添加DFMs对湖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