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河北省地方海事事业发展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探讨出京津冀三地海事管理机构发展过程中各自存在的弊端,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剖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制约河北省地方海事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培训工作不到位、错位的价值观、宣传沟通机制不畅、行政相对人过度保护、配套管理装备投入不足、法律规则意识淡薄、执法风险难预测、其他原因等。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对河北省地方海事管理进行了SWOT分析。发展存在的优势包括:海事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职责边界日益清晰等。发展存在的劣势: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且流失现象严重;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协调;管理机制不和谐且未常态化;管理环境不容乐观等。发展面临的机遇:京津冀船检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京津冀海船船员一体化试点工作等。发展面临的挑战:我省内河旅游船舶的类型繁杂;船员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船舶违规营运等。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每项建议的提出,不光要立足自身,还要着眼京津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队伍建设要把好“用人观”,加强组织领导与建设共享平台;助力海事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区域性立法新突破,共享三地立法资源;构建合理监管网及人才激励机制:制衡与激励双管齐下,互查互纠多措并举;加大普法力度: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开展普法共建活动。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提出优化海事管理的具体保障措施。加强体制保障;加强装备保障;加强心理保障:充分理解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海事队伍思想建设中的实际意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正确做法;加强观念保障:廉政观念建设、创新观念建设。这些措施对建设一流海事管理机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