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把数学知识看成定论,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注重计算与公式的直接套用。相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出现了一种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开放型教学模式。数学开放型教学随着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表明,数学课堂应该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开放型教学模式恰好符合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开放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要求学生多向思维,通过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自己去获取与巩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数学课堂中的开放型教学,是依据所教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智力层次的总体水平,以开放题为载体,包括设置开放型问题,使问题以层次性推进,以及优化控制教学进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发散学生思维,有效发展学生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侧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而不是问题的答案;侧重学生的思考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以教为前导,以学为主体,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中的开放型教学模式的特征:教学理论体系开放,数学问题开放,教学意识开放,学习观念开放,教学环境开放与评价方式开放。数学课堂中的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科学技术对教育的要求,信息传播媒介对教育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与技术创新的要求。开放型教学模式应遵循开放性、科学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形式比较灵活,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