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在治疗不同时期的变化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54177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肠道菌群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不同时期的变化;(2)探讨益生菌制剂在治疗过敏性紫癜中可能的作用。方法:(1)提取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组)治疗不同时期和4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粪便标本的细菌DNA,测量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标本细菌的DNA-OD260值;(2)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1)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OD260值分别为:对照组d03605.9±1096.9ng/μl,观察组治疗前1天d12225.9±616.1ng/μl,治疗第3~4天d21780.3±547.4ng/μl,治疗第7~8天d32055.6±570.2ng/μl;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及观察组治疗不同时期相比,d0与d1有差异(P<0.05),d1与d2有差异(P<0.05),d1与d3有差异(P<0.05);d2与d2无差异(P>0.05);(2)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对照组9.47±0.41,观察组治疗前1天7.44±0.87,治疗第3~4天5.97±0.81,第7~8天6.67±0.87;乳酸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对照组9.18±0.48,观察组治疗前1天6.52±0.64,治疗第3~4天5.27±0.77,治疗第7~8天5.93±0.65: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对照组7.55±0.41,观察组治疗前1天6.91±1.25,治疗第3~4天5.93±1.08,第7~8天6.41±1.12。对照组和观察组以及观察组治疗不同时期,粪便标本中三种细菌量的对数值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在治疗第3~4天较低,第7~8天有所回升:大肠杆菌的对数值亦有减少,治疗第3~4天较低,但第7~8天没有明显回升。结论:(1)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总量和健康儿童相比有所减少;(2)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量与正常儿童相比有所下降;(3)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益生菌数量减少可能影响该病的发生、预后和转归。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大鼠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
目的辛伐他汀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icacid,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以往的大量实验已经证明辛伐他汀具有诱导成骨分化作用,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建立神经元细胞胆红素损伤模型,观察胆红素的致神经元损伤作用,探索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胆红素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寻求治疗胆红素神经损伤的途径及新理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