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重庆市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初步确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框架。3建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指标。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某医科大学教学医院330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及某医科大学351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师生对教学能力评价的差异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采用深入访谈法对重庆某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及实习基地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进行访谈,以信息饱和为原则,最终确定12名被访者。运用Colaizzi法深入分析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的主要需求。3运用Delphi法,选取来自重庆、西安、河南、河北及江西五个地区的22名护理教育专家或护理管理专家,经过两轮函询以确定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指标,利用优序图法对权重进行赋值。结果1带教教师和护生对教学能力的评价结果分别为:2.83+0.90、2.77+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评分从高到低分别为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素质。培训经历和教学经验是带教教师的主要影响因素。2经过对访谈内容的剖析和分类,确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的两个层次为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基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临床护理教学基本技能、临床教学规范及要求;提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临床护理教学新技能、临床护理教学研究、临床护理技能。3经过两轮函询确定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指标及权重,基础培训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提高培训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两轮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00%、95.65%,专家权威系数均在0.9以上,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p<0.05,p<0.01)。结论1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教学素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的薄弱环节。可见,今后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可考虑其培训经历和教学经验,组织针对性强、层次分明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2初步确定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框架,以培养年轻带教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提升高年资带教教师学术水平、业务水平、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等教学能力。3形成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指标及权重。其中,临床护理教学技能是基础培训重点,临床护理教学技能、临床护理技能、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为提高培训的主要内容。本培训指标能提升临床护理带教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具有一定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