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迟子建是继萧红之后的又一位备受关注的东北女作家。她以一种坚持自我的温情写作方式携带着自己近500余万字的作品如一泓清泉注入文坛之中。自从最初吴峰在《极地之侧》中偶然提起“我们东北的才女迟子建”之后,在迟子建30年的创作生涯中,“东北才女”的美誉便一直伴随其左右。这固然可看作是中国文坛对这个来自中国最北端的“极地之女”的慷慨,却也证明了迟子建身为作家的成功之处。纵观迟子建小说研究史,随着迟子建在创作上的逐步成熟,文学评论界对迟子建的关注也与日俱增。现有的迟子建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分析其小说中特有的地域文化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迟子建小说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而在迟子建创作以及相关研究文本逐具规模的今天,对其进行梳理与总结便很有必要。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章节从整体上对迟子建小说研究的情况进行整理,第二章和第三章按照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来进行文本归类。第四章则是研究之研究。第一章将结合迟子建成长历程与创作经历,将整个迟子建小说研究放入大环境下对其进行一个梳理。第二章则重点论述迟子建小说中具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分别是:关于迟子建小说乡土情结的研究、关于迟子建小说温情写作模式的研究、对迟子建及其小说文学史定位问题研究。第三部分则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对迟子建小说研究进行一个论述。第四章则集中探讨迟子建小说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并非试图单纯地构建一个迟子建小说研究的“研究发展史”,而是想以迟子建诸多作品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二十余年来大量的迟子建小说研究相关文本,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者们对迟子建作品批判态度上的一个从相对温和到严厉的转变过程,思考在这样一个大文学背景下,一个作家以及其作品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