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为主要内容的“水危机”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有效的环境规制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可行之策,但近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环境规制政策效果不甚理想,环境质量仍旧呈现恶化趋势。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搭便车”行为和环境政策制定上的“竞相到底”行为使得环境规制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可见省际间的环境治理效果和环境政策制定存在相互影响。因此,本文聚焦于水资源领域的环境规制,以水规制强度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中国省际间水规制强度的空间特性及其节水减排效应,对于制定正确的水规制政策、解决“水危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水规制强度这一核心,以水规制强度的“测度”——“空间关联性”——“节水减排效应”为主线,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水规制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进有何特征规律、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二是从水质和水量角度细分的水规制强度对节水减排效应是否具有专属性?三是纳入空间因素后,水规制强度对节水减排效应的作用有何变化,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本文基于网络公开信息搜索到的1978年以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省市两级政府部门颁布的八项涉水类制度体系的政策文件数据,运用广义最大熵原理测算得到了1978-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规制强度,从而构建了三类水规制强度指数:水规制综合强度指数(Fp)、水量规制综合强度指数(Fq1)和水质规制综合强度指数(Fq2)并估计其节水减排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检验了三类水规制强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空间相关性模式和空间动态跃迁路径。最后,分别建立传统范式下(未考虑空间因素)和空间范式下(考虑空间因素)的中国省际水规制强度节水减排效应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水规制强度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省际水规制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路径依赖性,表现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地区间空间关系的稳定性,且不同类型水规制强度的发展路径既求同又存异。(2)水规制强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的节水减排效应受到“邻居”地区水规制强度的影响。省际间水规制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我国节水减排的的整体提升具有促进作用。(3)提高水规制强度能够增强节水效应和减排效应,不同类型水规制制度所产生的节水效应和减排效应强度具有明显差异,减排效应下的水质规制制度强度具有专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