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制造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外以木材为原料制备木陶瓷和以非木材植物为原料制备植物基陶瓷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用新的植物原料-农作物废弃物棉秆为原料制备生物陶瓷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采用棉秆粉末与酚醛树脂混合热压成型和氮气保护真空烧结的技术路线,分析了原料性质、成型工艺、烧结温度、原料配比对棉秆陶瓷炭得率、体积收缩率、力学性能、石墨化程度等的影响,并与杨木陶瓷进行了平行对比,探讨了棉秆陶瓷制备的工艺特点、产品性能和可能的用途。通过原料的热重分析表明,作为制造植物基陶瓷材料的基本原料,棉秆与杨木有着类似的性能和制作条件,酚醛树脂胶的失重率比棉秆要低得多,树脂在植物基陶瓷材料的制造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成型和烧结试验证实,采用棉秆粉末制备生物陶瓷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制品的基本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与普通木材的相近。试验证实,烧结温度是影响棉秆陶瓷炭得率的重要因素,温度越高,炭得率就越低。但是在到达一定温度后,炭得率变化减小。在原料比相同的条件下,随温度升高,棉秆陶瓷的体积收缩率会减小,其真密度增加;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酚醛树脂胶量增加,其体积收缩率会降低,真密度增加。棉秆陶瓷静曲强度随含胶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棉秆陶瓷中石墨微晶平均层间距d002减小,石墨化程度增强,其结构趋于规整;提高酚醛树脂胶量,棉秆陶瓷中石墨微晶平均层间距d002减小,也会增强石墨化程度,但没有炭化温度影响的那么明显。本研究不仅为天然植物材料特别是农作物秸秆制造功能性环保材料探讨了新的途径,同时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新的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及基础分析,也为整个生物质陶瓷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在中专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想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则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中专学生对这门学科产
摘 要:就公共图书馆而言,其不仅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解决少年儿童读什么书”这一重大责任,还应运用有效手段,使少儿荐读服务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得以提升。本文以书目推荐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的有效途径,希望为公共馆少儿阅读推广指明新方向。  关键词:书目推荐;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时,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方式:书目推荐、组织常规阅读活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