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清热化湿观点应用中药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提高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及对PGR、G-17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联合根除Hp标准四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病理下改善情况、Hp根除率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的影响。方法: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且经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中药干预,对照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叶酸片+维生素B6片+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两组分别治疗10周,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下表现、Hp、PGR及G-17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比较:在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无明显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胃脘胀痛、恶心呕吐、胃脘灼热、大便性质这四个方面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舌苔、口苦口臭这两个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改善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糜烂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比较:急性炎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炎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肠化生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R及G-17水平的比较:治疗组在PGR水平的提高上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G-17水平的提高上,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化湿法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脾胃湿热证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WLL)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62例患者进行WLL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完善检查;术中密切配合、准确记录灌洗出入量、预
量纲分析与物理概念结合得非常紧密,因而对于一个定理的抽象叙述,不能立即明显地了解其物理意义,然而从量纲分析中可能得到其物理概念,但仍存在着关于函数的一组代数定理,即
中国是茶叶产业大国,我国茶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传说时代的神农时期茶叶就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经后续文化的发展各时期都留有当代对茶叶文化宣传的记载和文献。茶文化在世界
2014年的江苏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从2008年新课改高考实施以来,经过7年的实践,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已趋于成熟稳定,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今年的试题在内容、题型结构和难度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