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乡村问题成为我国发展的重大阻碍。因此,国家开始致力于乡村经济发展,旨在减小城乡差距,改变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落后现状。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作为国家乡村众多改革的主要试点之一,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其公共服务供给与设施配置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增加,覆盖率达到100%。但同时,乡村社会其他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都发生变化,而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未有太大革新,现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也是上世纪80、90年代至2010年之间制定,与当前发展需要并不匹配,滞后严重。论文通过资料收集,分析高陵区在政府有计划引导下,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社会变迁对乡村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演变过程,分析符合当前乡村社会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供给发展趋势。之后,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分析高陵区现行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现状与使用情况,以及居民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意愿,以实际情况论证了在社会变迁影响下,乡村现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与配置现状的滞后,并总结发现面临的困境在于单一供给体系与现行配置标准下,无法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必须以脱离行政区划限制、扩大设施服务半径,对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与设施配置标准进行优化,从而推动乡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鉴于此,论文借鉴相关理论思想与相关研究,结合高陵区乡村社会变迁的具体内容和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打破行政区划与固定的设施服务半径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限制,引入“社区组团”这一概念,形成高陵区新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即“街道——社区组团——社区(行政村)”三级结构,依托新体系提出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明确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内容。同时,针对高陵区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四大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优化措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且给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政策保障机制。论文以社会变迁视为视角行分析研究,通过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明确各级设施服务内容、突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期高陵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能够符合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节约利用公共资源并高效运转,并为我国其他相同或相似类型乡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与设施配置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