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法律风险防范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公共服务的新型供给方式,公私合作(PPP)模式在被引入中国以来,已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热议话题的中心。在国务院的积极推动下,各级地方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PPP项目。但由于中国PPP模式起步较晚,立法及相关制度设计尚待完善,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剖析PPP模式下的各项法律风险,运用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设计,构建PPP运行中各项风险的法律保障是我国顺利推广PPP模式亟待解决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因此本文就PPP模式法律风险防范进行探讨研究。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 PPP模式的含义和PPP法律风险的内涵。首先阐释了国际上对PPP模式含义的不同界定,然后引入PPP法律风险内涵的探讨,得出公私双方不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法律风险的关键,并呼吁重视PPP模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 PPP的法律风险。主要针对法律适用、最低需求、争议救济以及政府担保等风险展开论述,其中在法律适用风险中重点讨论了现行法律与PPP实践的冲突、现行法律层级之间的冲突以及部门法规之间的冲突问题。而后论述了最低需求风险分配对公私双方的考验。在争议救济中着重关注了行政诉讼救济的欠缺之处。最后以合法性和财政危机为切入点,讨论政府担保的不可操作性。第三部分是本文重点论述的章节。该部分论证了 PPP模式下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的完善问题。对应第二部分的法律风险,该部分分别从顶层法律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多元救济途径和介入权保障四个角度依次阐释法律风险防范的方法。法律环境的设计首先要从国家立法的层级出发,统一制定专门的PPP法,提高立法层级,然后针对具体部门的特点分门别类规制;在管理上建议由中央设立统一的管理部门,使各部门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发挥专业优势。接下来对最低需求风险分配进行具体讨论。提出最低需求应内化为纯商业风险和政策风险,并通过风险管理能力将二者分别分配给私人投资者和政府。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 PPP争端救济途径。首先重新解读了新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为民商事诉讼解决PPP争端提供法律依据,并具体论证了仲裁在解决PPP争端中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以介入权的方式为PPP的担保提供保障,试图为政府担保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在消化内镜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70例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胃黏膜下剥离术、结直肠黏膜下剥离术)术中联合使
目的探讨麻醉前静脉滴注硫酸镁对改善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的作用。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于麻醉诱导前给予观察组患儿40 mg/kg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A)和腺癌(PT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TA和PTC的临床资料。48例患者中,腺瘤46例,腺癌2例,平均病程为(3.65±2.83)年;血钙和血清甲状旁
近年来,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取得很大成就。在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二氧化硫的削减仍占主要地位。本文就高硫煤
<正>进展型脑梗塞(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发病后经临床治疗仍进行性加重的梗塞,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至数天。这些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
目的研究HDL-C、LDL-C、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APOA)、APOB在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中与心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CKD患者数据并进行汇总及分期,随访结局
针对变压器套管在线监测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研制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变压器套管智能监测及评价系统。利用远程网络摄像机获取套管的实时图像,用于识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