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氮先驱体陶瓷的制备及其电性能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压阻式传感器作为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的主要产品因其制作工艺先进,并易于系统化、智能化实现,符合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已有的研究表明,聚合物转化非晶态SiCN陶瓷具有优秀的电学性能及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抗蠕变性,是理想的高温压阻传感器材料。本文研究了先驱体制备非晶态SiCN陶瓷的工艺,制备了1000~1400℃不同热裂解温度下的先驱体转化SiCN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1000~1400℃热裂解温度下的SiCN陶瓷均为非晶态。交流阻抗谱的分析显示,SiCN陶瓷由非晶态基质相和碳相两相组成,阻抗谱中高频半圆弧对应碳相,低频半圆弧对应于非晶基质相。导电相碳相的电导率符合阿伦尼乌斯公式,而非晶态基质相的电导率符合非晶态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在1000~1400℃热裂解温度下,对SiCN陶瓷进行拉曼光谱分析发现碳相的电导率随热裂解温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碳相从无序sp2杂化结构向链状sp2杂化结构转变所引起的。介电测试表明,SiCN陶瓷在1300℃热裂解下的介电常数及损耗最大,这是由于非晶态SiCN陶瓷中的游离碳的团簇变为连续相,从而形成渗流结构所致。本文还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对比了不同工艺下制备SiCN陶瓷的差异及性能。本实验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先驱体转化SiCN陶瓷的显微结构和电学性能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对于研究不同热裂解温度对非晶态SiCN陶瓷的电学性能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作者在分析了国内SLS设备对国外扫描系统过度依赖的弊端后,提出了利用国产的振镜及动态聚焦硬件模块,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扫描控制系统,替代国外产品,从根本上降低整个SLS
该文针对低合金钢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结合其焊接过程的复杂性和焊条配方的多样性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强大的非线性和并行处理的特点和能力,探讨并建立了计算低合金钢手
锂硫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比能量、低毒性、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前景非常好的高能效锂离子电池。但是硫的低电导率、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易溶解于有机电解液等因素,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低密度等诸多特点,与硫复合制备正极材料,既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又能够有限的限制多硫化锂的溶解扩散,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并制
该文在自制小型井式渗氮炉中进行渗氮经验,选取几个当今制造业中有代表性的常用钢种,确定长时渗氮、氮碳共渗、预氧化短时渗氮和未预氧化短时渗氮四种工艺,选择不同的渗氮温
文中采用激光熔覆原位合成的方法,利用500W Nd:YAG固体激光器在纯铜表面原位合成了Cu-TiB表层复合材料,在保证其高导电率、高导热性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和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