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至2010年,广州先后实现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体系覆盖了全体城乡居民,实现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取得了普惠型社保体系建设重大突破,最终跨入“全民社保”新时代。在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广州市社会保险信访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挑战,广州市社会保险人积极进取,在社会保险信访方面探索出建立多层次立体接访制度,重视信访初访,逆向思考破题重点重访案件,能动调处群访案件,建立了《信访建议书》制度等成功经验。但广州社会保险信访依然面临着信访数量大、问题多,集体上访、越级、进京等非正常上访时有发生,重复访、闹访、缠访现象突出,信访人要求个案解决的现象较为普遍等不利形势,对广州市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广州市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加强对广州市社会保险信访问题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着现实的迫切性。作者从广州市社会保险信访的工作实际出发,对广州市2006年以来社会保险信访相关数据进行了抽样分析,对部分社会保险信访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广州市社会保险信访目前所存在的对信访案件发生的预见性不足、信访纠错缺乏机制约束、信访统计分析不足、信访终结难以实现等几大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既有主观的原因,如工作主动性不足,也有客观的原因,如职能定位的问题。既有制度的原因,如考评机制不够科学,也有体制的原因,如群众在重大社会保险决策上缺乏话语权。而最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方面。信访群众对法治文化缺乏认同感,具体表现在信访群众法律信仰的缺失以及信访群众追求的“公平”与法治下形式公平理念存在差距。通过对国内先进信访工作经验和国外类似制度的借鉴,作者有层次,有针对地提出了增强群众在重大社会保险决策上的话语权、提高信访工作信息化水平,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强化信访工作与政策制定工作的互动、正视信访群众对“实体正义”追求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