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语境下的“现代性”概念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澄清“现代性”概念。众所周知,当今学术界对“现代性”的解读多种多样,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笔者立足于对马克思原著的研究,展现马克思所理解的现代性思想和观点,揭示“现代性”概念的辩证的合理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寻找一条解决“现代性”的出路。在通行的有关“现代性”的作品中,现代性大都被认为是理性至上、主体性权威和绝对同一。但是通过对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的研读,发现了一般“现代性”概念的通病:(某种)先行设定,并发掘出马克思对现代性解释的有效尝试,即用历史的观点来考察现代社会、解读“现代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的理论表征,是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统一,而且否定性充当着社会变革、进步的决定力量。进而,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孙正聿教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有益解读,探寻到现代社会和“现代性”问题的出路,即历史本身就是现代性的出路。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