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吴时期是吴姓士族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士族与孙吴统治者的冲突。以往学者从地域视角、阶级文化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士族与孙吴统治者的冲突。除绪论、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吴地士族的形成与流布。在形成方面,有些家族还没有完成由豪族向士族的演进。在流布方面,外来因素影响显著。第二章勾勒出孙策攻取江东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孙策与士族的冲突。孙策“诛英豪”是对汉末大姓名士所控制的社会秩序的挑战。第三章以孙权时期的一系列个案为中心,考察孙权与士族的冲突。在其统治前期,孙权开始着力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即开始了孙吴政权的“江东化”,他与士族的冲突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孙权统治后期,他蓄意制造了“报聘辽东”事件、“吕壹案”、“两宫构争”事件,旨在打压士族势力。第四章分析“三嗣主”时期士族与孙吴统治者的冲突。这一时期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诸葛恪辅政和孙皓当政时期。诸葛恪的政治悲剧表面上是因为新城北伐的失败,实际上他一直受到孙吴宗室人物的掣肘。孙皓的一系列暴政大大加深了他与士族的矛盾,这是孙吴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结论部分,笔者深入探讨了士族与孙吴统治者冲突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