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褐牛POU1F1基因第六外显子多态性及mRNA表达相关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POU1F1,原称Pit-1)基因是POU(Pit-1、Oit-1和Unc86的缩写)基因家族之一。POU1F1蛋白是动物垂体前叶特异性表达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特异性转录因子。POU1F1蛋白对垂体前叶胚胎发育以及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催乳素(Prolactin, PRL)和促甲状腺素亚β单位(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β, TSHβ)基因的表达起决定性作用。POU1F1蛋白与垂体中的PRL基因、GH基因、TSHβ基因及其POU1F1基因自身的启动子结合,调节这些基因的转录。通过调节这些基因的表达而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免疫等很多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疆褐牛为实验对象,运用PCR-RFLP技术分析新疆褐牛POU1F1基因第六外显子Hinf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新疆褐牛早期生长性状(如出生重、断奶重、平均日增重等)的相关性,并分析了POU1F1基因及其调控靶基因(GH、PRL、TSHβ)的相对表达量以及不同基因型的POU1F1与GH、PRL、TSHβ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其等位基因A/B频率为0.3065/0.6935,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等位基因B在断奶重、平均日增重、周岁重、断奶后平均日增重以及3至6月龄性状指标(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等早期生长性状上均优于A等位基因。基因型效应对平均日增重、周岁重、断奶后平均日增重、4至6月龄早期生长性状呈显著相关,1至6月龄性状指标与基因型效应相关呈梯度相关。POU1F1基因表达量与GH、PRL、TSHβ三个靶基因在mRNA水平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9/0.7149/0.6600,而本次实验中POU1F1-HinfI酶切位点多态性(AA、AB、BB三种基因型)与POU1F1基因及其调控靶基因的相关性不显著。
其他文献
本研究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奶牛活体采卵(ovum pick-up,OPU)及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各技术环节中一些因素对奶牛OPU和IVF整个过程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产毒黄曲霉菌与寄生曲霉菌等真菌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及食品原料中。在各种黄曲霉毒素中,尤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量最大,毒性最强,
本试验旨在研究硫磺负离子复合制剂对育肥后期延边黄牛生长性能及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60头平均体重(550±16)kg的健康延边黄牛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5头牛,分别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