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追溯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比较了中外高校的历史和大学理念的转变过程。通过探讨公共领域到公共空间的转型,研究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根源,结合社会学、环境行为学、心理学及其他建筑理论,从公共空间的交往、内容和意义等横断面解析了校园公共空间,重新界定了校园公共空间涵义,强调高校交往、“公共性”和“为人”是高校公共空间的本质所在。全面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多元结构,旨在重新确定校园公共空间构成框架。同时,将动态的设计过程纳入到公共空间的设计思想中,通过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的探讨,目的是建构起系统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方法。此外,本文作者以实例进一步阐述和应用了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