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进出口贸易实现14年连续顺差,外汇储备规模累计达1.53万亿美元。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仅在2009年,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下降2000多亿美元。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已过五年之久,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早已呈现长期化趋势,全球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到2011年底,受世界经济恢复动力不足和美元走势疲软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较汇改时累计升值31%,我国出口贸易环境依然很严峻,出口竞争力也开始显现下降迹象。为保证我国外汇资产的安全保值,我国顺势提出加大对外直接的发展战略;其中,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高达521.5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加了近300亿美元。在我国提出“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出口贸易和OFDI作为进入一国市场的两种途径,研究OFDI政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背景与意义。在需求理论框架下,本文从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两个角度,利用一般均衡模型,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分析了OFDI对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首先,介绍了研究我国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背景和意义,并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其次,对国内外有关OFDI与出口贸易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做简要评述。再者,本文回顾了中国OFDI的发展历程,分别对当前中国OFDI与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概述,以为后面的实证分析提供若干思路。第四章,基于需求理论框架,本文阐述了OFDI对出口贸易的传导机制,采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OFDI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第五章,本文定性分析了我国OFDI对出口贸易的规模效应,之后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VAR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得出OFDI对我国出口规模短期具有替代效应,但长期为互补效应。第六章,同样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OFDI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OFDI对出口结构具有优化作用。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为我国OFDI政策和外贸政策提供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