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中国最伟大的经济成就当属于只用了70年的时间建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然而,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已变得不容小觑。如今,中国从建设工业大国向建设工业强国迈进的同时,如何协调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妥善运用各类环境规制工具推动工业化朝着清洁、绿色的方向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本文对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研究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内部转型升级的文章比比皆是,但着眼于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文献相对缺乏。于是,本文基于环境规制与工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深入挖掘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同时还分析了中国环境规制与工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结果表明:中国的环境规制总体驱严,但相对于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而言,仍需要继续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其次,本文运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区域异质性和环境规制工具异质性的角度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了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整体范围内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还处在抑制阶段,分区域下,东部地区已经跨越环境规制“U”型拐点,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尚处于“U”型拐点左端。环境规制工具异质性下,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之间呈“U”型关系,且均处于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抑制阶段,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之间呈倒“U”型关系,处于促进阶段。考虑区域异质性下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东西部地区对其起到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是抑制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中西部地区对其是抑制作用,东部是促进作用,东中部地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均呈“U”型;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在三个地区均表现为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继续提高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二、结合中西部地区实际发展情况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三、倡导灵活多样的环境规制工具;四、实施与环境规制相结合的投资引入政策;五、加大环境规制对环保技术创新投入的引导作用;六、优化政绩考核制度,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