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土石坝加固防渗墙刚塑性组合方式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石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坝型,由于其结构简单、易就地取材、对地基适应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高土石坝的建设越来越多。在土石坝防渗加固中,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其材料性质和土体天然材料的较大差距,对应力和变形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与窄口水库拦河坝相结合,以该土石坝为研究对象,运用ADINA软件对坝体建立三维网格模型,对坝体和防渗墙应力变形模拟,来对比刚塑性组合防渗墙方案和刚性防渗墙方案适应变形的能力。通过对施工期和运行期两种工况的非线性分析,确定了刚塑性组合防渗墙方案。文章对施工期工况考虑枯水期最大水位,对运行期考虑兴利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四种条件,通过对两种防渗墙方案施工期工况和运行期工况下坝体应力变形的对比分析,根据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出刚性防渗墙方案和刚塑性组合防渗墙方案坝体应力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但考虑到坝体648.0米以上高程为新筑坝体,运行初期的沉降量比较大,坝体本身未经高水位考验,相对来讲刚塑性组合方案适应变形能力更强,通过各方面分析采用刚塑性组合坝体防渗墙方案。通过本次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坝体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确定了采用刚塑结合混凝土防渗墙,成功解决了高土石坝加固防渗墙与老坝体的协调变形问题。此方案不仅能适应坝体的实际情况,降低坝体的应力,还可以节约投资,体现了当代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的设计理念。
其他文献
坝体施工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核心部分,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到大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大坝施工系统仿真的基础上引入可视化技术,将虚拟施工场景与仿真系统状态建
论文以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背景,研究混凝土坝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先从质量管理理论和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并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
以栽培大豆品种N23674(江苏溧水,耐盐性较弱)和滩涂野大豆种群BB52(山东垦利,耐盐性强)及其4个F4-5代株系(4013、4035、4076和4111)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耐盐性,株高、分枝数、茎节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籽粒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及其氨基酸、脂肪酸组分等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以4111株系为杂交后代代表材料,对其耐盐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结果表明:‘在
随着我国水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水电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和挑战。在这种形式下,如何降低工程成本,以便更好的应对这些挑战,是当前水电企业必须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