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宁夏地区的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柠条枝条三种粗饲料原料,利用9种不同微贮方式,分别对三种粗饲料原料进行微贮处理60天。微贮处理结束后,分别对其微生物菌落、发酵品质、常规营养成分以及体外消化率进行测定和分析。了解微贮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探讨不同微贮添加剂对粗饲料微贮效果的影响,并利用以上结果来为这三种粗饲料筛选最佳微贮添加剂,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以及数据支持。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微贮方式对粗饲料发酵状况的影响玉米秸秆的发酵状况最好,总体评价为优秀。水稻秸秆的发酵状况较好,总体评价为良好,柠条的发酵状况一般。在不同处理间,玉米秸秆微贮XCT组发酵效果最佳,S组和SC组的发酵效果较好。水稻秸秆SC组发酵效果最佳,XCT组和X组发酵效果也较好。柠条微贮C组发酵效果最佳。2不同微贮方式对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和饲料相对价值的影响在常规营养成分和饲料相对价值的综合评定中,玉米秸秆微贮中,SCT组评分最高,XCT组和S组的评分较高。水稻秸秆微贮中,SCT组、X组和CT组的评分较高。柠条微贮中,CT组评分最高。添加吐温80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粗饲料品质,提高RFV。3不同微贮方式对粗饲料消化性能的影响玉米秸秆微贮中,SCT组玉米秸秆微贮的消化性能最佳,XCT组和S组消化性能较好。水稻秸秆微贮中,X组是消化率最佳的组合。柠条微贮中,C组柠条微贮的消化性能最佳,CT组和SC组消化性较好。综上所述,从粗饲料的发酵状况、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等综合评定可知。XCT组玉米秸秆微贮为最佳微贮方式,SCT组和S组微贮为较好微贮方式。X组水稻秸秆微贮为最佳微贮方式。C组和CT组为柠条微贮中的较好的微贮方式,SC组较上述两组略差,但也为较好的微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