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研究。在加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呈现多元、多变和多样化的特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道德信息中选择、评价、辨别、对待这些基于不同价值理念下的思想,如何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便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艰难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反观我国教育现状,让我们这些深有感触的人们不得不思考道德教育实效低下和导致大学生品德缺失的深层原因。所以说,道德教育改革不能只是一个口号和设想,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必须提上日程。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只重教不重化的局面,让道德教育的力量日渐衰微。道德教育何止是教的单向作用,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其本人和周围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影响其道德品质的形成。高校肩负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使命,如果教育没有实现大学生将道德内化于心、没有将道德转变为主体内在品德。那么,道德仍是外在的强制要求。大学生的道德困境就是威胁大学生自身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致命障碍。什么时候道德规范成为人们内心的一部分,成为自觉和自律,道德教育就算是达到目的了。道德内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表现为将道德规范由外在于教育对象到内化于其心,形成主体的道德品质,并在行为中体现出来的过程。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大学生主动接受道德教育内容,并使之成为一种稳定的价值信念,德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尊重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通过掌握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内化效果的内外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避免传统道德教育远离大学生生活、忽视大学生主体道德需要、无视教育对象认知规律和特殊性等的弊病。提高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水平,必须改变道德教育思路,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优化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环境,构建基于内化理念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走出大学生道德困境,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基于对大学生地位的认识以及对部分大学生道德品质现状的担忧,笔者开始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促进高校道德教育改革起到些许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造成就业压力增大,逐年扩大的毕业生人数和逐年缩小的毕业生就业率成为鲜明的对比。为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日益备受关
城市房屋征收中公民的求偿权是指在基于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城市房屋征收中公民享有的请求补偿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公民不仅享有请求补偿的权利,而且这一补偿必须是公平补偿。对城市房屋征收中公民的求偿权进行研究,完善对其的法律保护,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法治建设,保证法制统一,进一步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但是我国对于城市房屋征收中公民求偿权的法律保护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立法保护方面,相关立法不统一,对补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其中,“八个明确”是该思想的核心要义。在“八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思潮,80年代传入我国,90年代兴盛后,广泛渗入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后现代思潮对权威的解构、责任的消解、理想的放逐以及多元主义所
一个大陆法系民法法律人初次面对英美法系民事法律制度时总会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财产法方面。英美法系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民法法律部门,而英美法系之财产法与大陆法系之物权法的
随着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进行,如何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全社会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有效规范政府权力运作,实现透明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举措。此项制度缘起于西方,现如今对政府信息进行公开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为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我国也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法》。但是在该法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该法中规定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豁免公开的内容,成为了有些政府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态旅游越来越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热点,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公共性资源,其保护工作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与此同时,随着生态旅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