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中提出了依法治体,依法治体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我国召开第十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两会”),两会精神要点之一:要牢牢把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内容,大力推进依宪治体、依法治体。随着体育事业的加速发展,各种体育纠纷事件也不断发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法治环境、培养优秀体育法人才愈显重要,体育院系的体育法教育对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法学最早是在体育界兴起的,是属于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自1987年北京体育大学开设体育法课程至今已有30年,有必要对体育院校的体育法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我国14所体育院校和目前体育法教育最好的3所法学院系(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共17所院系的体育法教育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梳理,分析体育院校体育法教育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体育院系与法学院系体育法教育的不同特点,调查分析体育院校体育法课程取得的成果,以期对体育院校未来的体育法教育提出可参考意见。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院校开展体育法教育在体育产业、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方面具有一定价值。(2)几乎所有的体育院校都开设了体育法课程,但开课量少,以本科阶段的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专业为主。授课方式多采用案例与理论讲解相结合。(3)多数任课教师认为体育院校开设体育法课程有必要且可行,多数学生对开设该课程持欢迎态度;认为体育法课程是有价值且比较喜欢的。(4)目前缺乏统一教材,师资短缺,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5)体育法学人才输出量少,目前没有培养体育法学博士研究生的体育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法学研究生招生的稳定性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