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谱仪普遍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及农业、气象、工业等应用领域。近年来,为满足科学界与工业界对能实时监测的、便携化的红外光谱仪的需求,各国纷纷开展了对微型红外光谱仪研究。在诸多基于不同原理的红外光谱仪中,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具有多通道、辐射通量大、波数示数精度高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本课题组所研究的光谱仪正是一种基于多级微反射镜的空间调制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任何光学系统中除了正常光传输路径外都存在杂散光传输路径,当杂散光到达探测器时,会对仪器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光学系统的杂散光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减弱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对系统达到预期设计指标十分重要。而本课题组所研制的FTIR由于工作于红外波段,其本身的一些特点使得对其进行杂散光分析显得尤为必要:1.红外光学材料折射率较大,透射率不高,鬼像严重。2.红外波段衍射效应更加明显。3.机械表面的热辐射作为红外系统必须考虑的杂散光来源之一,必须加以考虑。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对本课题组光谱仪初步设计结果进行杂散光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基于物理光学方法的多级微反射镜边缘衍射杂散光分析。1.应用标量衍射理论,编程计算多级微反射镜边缘衍射杂散光对复原光谱的影响。2.理论分析多级微反射镜边缘衍射对复原光谱的影响,提出补边法以抑制衍射的影响。第二,基于几何光学方法的非衍射杂散光分析。1.仿真计算得到系统的传统杂散光评价指标,包括点源透过率,杂散辐射比等。2.通过对杂散光传输路径的归类,给出最主要的杂散光传输路径,为制定杂散光的抑制措施提供依据。3.针对红外系统的特殊性,分析了计算了本系统机械面红外辐射的杂散辐射贡献,给出定量结果。4.针对本系统主要杂散传输路径提出相应的杂散光抑制措施。5.验证抑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比较抑制杂散光前后系统的杂光水平。最后,对本论文的总体内容进行了总结,展望下一步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