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芳纶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纶是一种具有高度取向、高度结晶的合成线型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以及良好的耐冲击性能,因此作为一种增强材料,它在航空航天、汽车、造船和特种品开发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芳纶纤维特殊的结构,其表面较低的极性是影响与树脂基体相粘结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芳纶优异的力学性能,对芳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改善芳纶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况成为材料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首先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溶液改性Technora纤维表面的效果。通过用单丝断裂强度、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接触角实验分别表征了改性前后纤维强度、表面官能团、微观表面形貌、浸润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经TDI改性后,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加,纤维表面接枝了大量极性基团,纤维的抗断裂强度平均增加了4.6%,改性后纤维与水的接触角平均降低了19.2°,在与树脂基体复合时,界面剪切强度最大增加了40.8%,有效的改善了纤维与树脂的界面性能,最后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Technora纤维经TDI溶液处理后,在纤维表面引入异氰酸酯基团,然后通过酸化碳纳米管上的羧基与异氰酸酯基团反应对纤维表面改性。由SEM测试,可以看出纤维表面有很多附着物,通过拔出实验得出,纤维改性后与树脂间的界面剪切强度较改性前增加了55.06%。由接触角测试可知,改性后纤维与水的接触角平均值为45.41°比改性前降低了23.14°,而与水的浸润速率则明显增加。以上均说明此方法对纤维表面改性效果明显。本文最后研究了对苯二甲酰氯对Technora纤维的改性实验。并对实验条件采用了正交设计,对时间、温度、酰氯浓度三个关键因素进行控制。然后采用强力测试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浸润性测试和单纤维拔出实验分别对改性前后纤维的断裂强度、微观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浸润性能和与树脂基体的界面性能作了对比分析。结论得出,在力学性能几乎无损伤的情况下,纤维与树脂的界面性能明显改善,与水的浸润性明显提高。结合各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反应温度为25℃,对苯二甲酰氯溶液浓度为1%,反应时间为1小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发生心力衰竭(HF)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MI病人97例,分为HF组(41例)和无HF组(56例)。收集所有病人年龄、性别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的研究视角对于语言问题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对其多年来的发展进行梳理和展望也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社会语言学研
明代的<清平山堂话本>,清代的<京本通俗小说>是明清话本的集大成者.代表性的篇目是<快嘴李翠莲记>、<碾玉观音>;最具妇女文学形象的是李翠莲和璩秀秀.在她们身上体现了中国民
据2005年石漠化本底调查,全市岩溶区面积141.96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8.8%,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6.8%。对石漠化面积的分布,按各县市区、地类、石漠化程度分别进行了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1年4月至2007年12月行LC612例,术后45例为明确出现症状的患者。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0—82岁,平均54岁。45例中慢性胆囊炎并结石29例,急性胆囊炎
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资
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之间的动态信息反馈提出了交互式多智能体城市空间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多智能体之间可即时交流信息,并经由反馈与协调等行为获取一致决策意见,最终
从符号的误用、不恰当的表示、字体使用的错误、排版版式不优美、结论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数学公式编辑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使大家在数学文章的编辑排版中重视这些问题。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兴起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逐渐建立了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作为研究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现代化的不断飞速发展,我们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因此而遭到破坏,众多民间艺术也不同程度被外来文化所冲击,有的甚至几近濒危、消失。在这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