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OX-2抑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Atg7、LC3Ⅱ/LC3Ⅰ的表达的影响,并且阐述其意义。方法:总共36只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AFLD模型组、尼美舒利组。所有36只大鼠在适应性喂养1周之后,开始分组饲养,对照组予以普通饮食进行喂养,而NAFLD模型组和尼美舒利组皆予以为高脂饮食进行饲喂,共12周。同时,尼美舒利组的大鼠于高脂饲料的同时开始给予剂量为6mg/kg/d的尼美舒利灌胃处理。各组大鼠在上述喂养条件中进行喂养后,在11周末时需要鉴定高脂饲料是否能够造NAFLD模型成功。需要在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这两组中随机地选取2只大鼠,进行解剖之后取其肝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及HE染色检查,以鉴定是否造NAFLD模型成功。余下的所有大鼠皆按原方法饲养至12周末。第12周末处死动物后,进行以下处理,首先经下腔静脉取各组每一只大鼠的静脉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然后解剖各组每一只大鼠,取其部分肝组织行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脂肪变性程度及肝纤维化损害程度;最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每一只大鼠余下肝脏组织LC3Ⅱ/LC3Ⅰ及Atg7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12周末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与尼美舒利组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尼美舒利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11周末及12周末,行油红O染色所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与尼美舒利组脂变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AFLD模型组相比,尼美舒利组油红O染色提示其脂变面积减少,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HE染色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与正常对照相比,NAFLD模型组及尼美舒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损害,以NAFLD模型组改变最为显著,细胞形态肿胀变型,部分呈气球样变,肝小叶结构破坏,而与NAFLD模型相比,尼美舒利组细胞脂肪变性较少,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尼美舒利组大鼠肝脏组织中LC3Ⅱ/LC3Ⅰ及Atg7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抑制剂可以上调非酒精性脂肪肝Atg7、LC3Ⅱ/LC3Ⅰ的表达,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