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和引导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情景式的职业角色体验的机会,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对社会职业产生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为建立理性的职业观奠定基础。文章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阐述了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对职业观形成的影响,旨在为研究大学生职业观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为就业指导部门的就业指导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观教育提供参考。文章以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对其职业观形成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四所类别不同的高校全日制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针对大学生社会兼职对其职业观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通过社会兼职体验不同的角色,明晰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供了实践平台。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主要群体是大二、大三学生,他们希望通过社会兼职积累工作经验,为就业打基础,同时也可赚取生活费,但现实是大学生为了谋求兼职岗位而盲目选择,选择的兼职岗位大多于自己的专业无关,其中以服务业为主,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兼职的专业指导,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兼职岗位。研究还反映出,大学生职业认知模糊,未从事过社会兼职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会偏向物质利益,忽视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行为,而从事过社会兼职的大学生更能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其中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就业的新趋势,同时也印证了职业评价标准从传统的稳定型向个人自我实现型逐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