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部分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干姜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dp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荨麻为荨麻科植物荨麻Urtica fissa E.Pritz.的干燥全草,为我国常用的民间药和民族药。其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益部方物略记》。用于治疗风湿病、扭伤疼痛及皮肤瘙痒、产后抽风、小儿惊风、荨麻疹等病。另外,国外的许多临床药用证明欧荨麻、异欧荨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有效,但至今未见荨麻抑制前列腺增生症药理及有效部位等相关的确切报道。 我们在本课题组前期生药学研究和部分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荨麻粗多糖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荨麻粗多糖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不同发病阶段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其毒性较小。 本文首次以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BPH)作用为导向对荨麻的活性部位进行了跟踪,对荨麻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药理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提取部位对前列腺增生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确定了荨麻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症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首次对荨麻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系统预示实验,结果表明荨麻中含有酚性成分、生物碱、鞣质、皂甙、黄酮及其甙、内酯、香豆素及其甙、多糖及甙类、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甾醇、三萜等化学成分。 从荨麻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症的活性部位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棕榈酸,从荨麻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硝酸钾、β—胡萝卜苷。其中棕榈酸和β—胡萝卜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上研究结果为四川产荨麻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干姜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后历代本草和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记载。经考证,古今药用品种一致,均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干姜在我国南部地区广泛栽培,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人工选育,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不同种植地的干姜,其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主要有效部位挥发油、辣味成分的化学成分和含量都产生了差异。本文首次利用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4个省23个不同产地干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0条引物,扩增出73条DNA片段,其中有65条具多态性,平均多态性扩增产物为89.0%。多态性片段为0~12条,平
其他文献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所引起疾病的常用药物,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制备头孢菌素所使用的母核主要有三种:7—ACA、7—ADCA、GCLE。现有的头孢类药物大都
当前,随着人们出行频率的增加,许多人在长途出行时更加倾向于选择快捷的航空出行方式,对于航空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航空服务中的任何一项服务,都是为了贴近旅客的需求,其中
研究目的本论文探讨水菖蒲乙酸乙酯提取物(ACE)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对肠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研究,为水菖蒲抗糖尿病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和方向,为药物抗糖尿病作用及基于GLP-1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1.水菖蒲乙酸乙酯提取物基于GLP-1的体内抗糖尿病药效和机制研究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高血糖小鼠、遗传性肥胖型db/db糖尿病
作为语言学习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理解和表达英语的基础.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英语学习水平的高低.笔者针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