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资本市场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为迈向市场化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现如今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到达了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上市公司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直接占款、操纵股价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件,不但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还影响了上市公司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如何避免最终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保证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对于上市公司治理有着重大影响。对内,信息披露的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管理层的治理水平;对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提高筹资效率、保护中小股东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信息披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有不少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上市公司自身、会计师事务所还是监管机构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既能够帮助投资者甄别掏空行为,也可以遏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所以本文选择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2010年紫鑫药业以人参贸易为托,借助吉林人参产业规划的政策东风,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推动股价节节飙升。但是在2011年8月,紫鑫药业却被曝涉嫌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利用非正常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最终控制人借此大肆掏空上市公司,被人们冠上了“银广夏第二”的称号。在我国资本市场稳步发展、信息披露制度逐步完善、监管日趋严格的今天,紫鑫药业掏空案的发生不由得引人深思。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和信息披露的问题。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将对国内外关于掏空行为、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第三章为基础理论分析,主要是介绍与掏空行为、信息披露相关的基础理论。第四章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动机、手段、信息披露特征以及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存在的缺陷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第五部分则是对吉林紫鑫药业掏空案进行介绍,并结合前文的理论论述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第六部分是针对遏制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提出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