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布赫特山滩间山群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青海省乌兰县布赫特山一带滩间山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地层的分布特征、变形特征、岩石学等特征研究、填补了前人对布赫特山一带滩间山群研究的不足,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对布赫特山一带早古生代的地质演化进行初步探讨。从地球化学等方面入手,对布赫特山一带滩间山群及其火山岩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通过野外地质路线及剖面测量,查明了本区滩间山群可划分为三个亚群,与下伏青白口纪丘吉东沟组为断层接触,与上覆晚泥盆世牦牛山组为角度不整合或者断层接触;滩间山群的变质作用为低绿片岩相,变质带划为黑云母带。滩间山群在晚泥盆世以前,至少经历了两期变形:第一期为韧性变形,主要构造形迹包括小型不对称紧闭褶皱,整套地层形成大型复式向斜构造;第二期为脆性变形,在不同的岩性中表现形式不一,在千枚岩和变质中基性火山岩中表现为密集的膝折带,在变质碳酸盐岩中表现为节理。其形成时代主体应为奥陶纪,也有可能延伸到寒武纪。可以较好的与锡铁山矿区的滩间山群对比。布赫特山一带滩间山群火山岩岩石组合以安山岩为主,多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系列,SiO2含量在49.61-66.69%之间,显示出低Ti、P的特点,里特曼指数多介于1.03-1.95之间;轻稀土富集型,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Y等。最后通过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得出滩间山群火山岩的形成环境应该为岛弧构造环境。
其他文献
南泥湖钼矿田是我国最大的钼矿田,主要由三大斑岩型-矽卡岩型钼矿床组成。经过了广泛系统的地质勘测和地质科研工作,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蚀变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研究、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