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是中国义务教育的长期发展目标。农村义务教育影响面广、所占比重大,既是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重点环节。中国教育的重点问题在农村,难点问题也在农村。不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很多有关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的调研中,我们常会在不经意中发现,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存在着“超编又缺人”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校的青年教师、专业课程师资紧缺,许多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质量差强人意,甚至目前还有些学校无法落实课程设置标准来开足开齐课程;另一方面却是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农村教师已严重“超编”。因此致使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同时,农村学校还由于教学岗位的空缺,雇佣了大批无教学经验、外地的,甚至个别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代课教师或者返聘教师。这些现象成为全国范围内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教育改革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研究这一课题无疑对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我们本次研究是基于长沙县农村中小学校为主要调查对象,从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超编又缺人”的历史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我国农村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剖析,分析出其产生“超编又缺人”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编制标准不合理;二是农村人口波动不稳定;三是人事管理混乱;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不理想;五是教师待遇困扰。之所以我们要通过原因的分析,对“超编又缺人”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校发展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是因为要系统把握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超编又缺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可以采取的对策。最后进行梳理,发现可以同时从六个方面进行化解:一是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加强农村教师待遇与政策倾斜力度;三是提升学历层次,严格监管在职教师学历教育质量;四是完善教师交流机制;五是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六是严格编制管理。以此提炼、归纳出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当前实现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解决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超编又缺人”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