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主要研究动态寡头情形下(in dynamic oligopoly)的策略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主要分析了策略投资的数学模型,以及策略投资在生产能力限制(Capacity limitation)、研发竞争(R&D competition)和故意的虚假信息投资(investment in disinformation)方面的应用。当然,我们的分析方法依然建立在博弈论的思路(game-theoretical approach)上。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讨策略投资的理论和应用。它也为策略投资在经验研究(empirical study)、规制与公共政策(regulation and public policy)以及竞争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ies)这些方面提供了分析的基点(benchmark)。 第一部分,是策略投资这一研究课题的简单介绍和文献评论(literature review)。 第二部分,首先,在两期、两厂商的设定下,引入策略投资的基本数学描述。接着,再将进入厂商的进入成本扩展到随机情形。这一部分是分析的基础。 第三部分,描述了一个限制生产能力的市场进入情形。在这个模型里,一个并非有效率的厂商,通过明智的限定自己的生产能力,被主导厂商调适进入(accommodated),从而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是策略投资在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方面的应用。 第四部分,研究研发竞争中的策略投资,它属于策略投资在无形资产上(intangible assets)的应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研发的结果是随机的,并且成功的概率是研发投资的函数,在市场进入调适(entry-accommodation)和进入阻止(entry-deterrence)的情形下,主导厂商的激励是过低投资(underinvestment)。 第五部分,研究厂商如何投资与故意的虚假信息,以阻止市场进入。我们的分析仍然以两期、两厂商模型出发。而且,我们限制市场的所有方面都是确定的,除了市场进入厂商只以概率知道主导厂商的生产成本。在分离均衡中(In the separating equilibrium),主导厂商的成本被显示(revealed)给潜在的市场进入厂商(potential firm)。由此,限价(limit-pricing)并不限制市场进入。市场进入的概率刚好是主导厂商高成本的概率;在共有均衡中(In pooling equilibrium),低成本厂商索取垄断价格,而高成本厂商实行限价,以阻止进入。主导厂商操纵(manipulate)价格的行为并没有显示自己的成本信息。 第六部分,陈述简单的结论。特别地,也给出一些这一研究的启示(implications)和扩展的方向(direction of ex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