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量集体土地被征收用来进行公益事业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地征收制度不断完善,但该制度在实体和程序方面亦存在着众多问题,如公共利益界定模糊、补偿标准太低、征收程序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与“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格格不入。笔者根据我国国情,在借鉴国外土地征收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一些措施。在结构上,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概述。在此部分,笔者首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定义做了概述,具体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及特征,“集体”概念模糊不清的事实等。其次,笔者对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了简单介绍,具体包括集体土地征收规定及其包含要素,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区别。在前两个问题剖析的基础上,笔者又提出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程序,这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议题之一。具体程序包括:申请用地程序、拟定征收土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的审查报批、征收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和交付土地。第二部分,国内外土地征收制度的比较分析。现今世界各国(地区)都在其相关法律中制定了土地征收制度,具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其他国家关于土地征收制度的规定,对逐渐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是有益借鉴。土地征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称谓,美国称为“最高土地权”的行使,英国法律中称为“强制收买”,法国、德国法律中称为“征收”,日本法律称之为“土地征用”,香港称之为“官地回收”。笔者分别对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土地征收制度做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其中相关制度设计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第三部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在这部分中,笔者主要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体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公共利益的法律规定不明确,概念模糊;补偿标准过低和补偿方式不合理,失地农民生活困难。在程序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被征地农民没有参与征地过程的制度规定;土地征收执行程序不严格,违法现象严重;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渠道;征地合法性没有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同时,笔者又在两者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上问题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如农田保有量减少,滋生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第四部分,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思考。在这部分中,笔者对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做出了具体制度设计。在实体标准完善上包括: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应该缩小,必要时由司法机关做裁决;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以土地换保障的法律制度。在程序方面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如建立健全土地征收中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参与权;设立土地原所有人收回权程序;农民权利司法救济机制的完善。第五部分,结语。在这部分中,笔者肯定了我国在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同时,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该制度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最后,对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寄予厚望。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权证发行对于标的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对截止到2007年6月29号为止市场上发行的权证所对应的标的股票的收益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认购权证中的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实施积极的小城镇发展策略,既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小城镇的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于进一步优化当前的课堂教学。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致使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
通过在羽毛球运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得羽毛球教学的效果有了极大提升。本文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我国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正>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开年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专题会议——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这种安排本身就凸现了这项
严格的说,我国的信访,特别是涉诉信访,不是一项专门的纠纷解决机制,但在实践中却对纠纷的解决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目前理论界有关信访的研究尚显初步,尤其是对涉诉信访缺乏较
屈原和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的影响。西汉是学习和接受楚辞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汉代读者对屈原的评价和接受直接影响了楚辞在后
调查表明凌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0种,IUCN保护植物共有6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2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1
<正>近年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把建设农家书屋作为新闻出版服务"三农"、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继2006年试点建成150个"农村书社"后,根据总署等八部委的部署,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