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祠(家庙)是珠江三角洲传统建筑人文景观的重要表征,既是宗族的象征和荣耀,也是纪念和拜祭宗族先祖之堂、喜事聚会之地,更是教育后人不要数典忘祖之所,见证着历史兴衰。在珠三角地区有许多优秀的古建筑,番禺大岭村的陈氏宗祠——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两塘公祠以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显宗祠等宗祠建筑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见证了大岭村的历史,昭示出该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继承宗祠建筑传统特色的同时,宗祠中青砖、灰雕、蚝壳墙、红砂岩以及“番鬼奴”石鼓墩无不昭示着浓郁的岭南特色建筑文化,是儒家思想观念与本土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与发展,在新形势下,保护传统的宗祠建筑,是时代的需要。本文希翼通过对大岭村祠堂建筑的关注和研究,能够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宗祠的保护作出应有的努力,并以此呼吁社会更加重视民间建筑艺术的保留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