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两章组成:第一章对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和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 L.)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实验部分,论述了绿玉树的化学成分和细胞毒活性研究。绿玉树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c)大戟属(Euphorbia L.)植物,被用作传统药物治疗疾病,在非洲东部,绿玉树的乳汁被用于治疗阳痿、疣、癫痫、牙痛、痔疮、毒蛇咬伤、咳嗽等。因此,通过对绿玉树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弄清其药效物质基础,寻找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可为绿玉树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将干燥的绿玉树粉碎后,用95%乙醇在室温下进行提取,减压浓缩后得到浸膏,浸膏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利用MCI,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手段对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D-、2D-NMR、IR、MS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石油醚部位和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从绿玉树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羊毛甾醇lanosterol(1)、3-epi-glutinol(2)、oleana-9(11),12-dien-3-one(3)、β-香树脂酮(4)、olean-12-en-3-one(5)、软木三萜酮Friedelin(6)、(24S)-豆甾-4-烯-3-酮(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9)、山奈酚kaempferol 3-O-α-L-rhamnoside(10)、没食子酸gallic acid(11)、1-(2,4,6-trimethoxyphenyl)ethanone(12)、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13)、丁香醛(14)、4-deoxy(4α)-phorbol(15)、ent-(3β,13S)-3,13-dihydroxyatis-16-en-14-one(16)、engyolone(17)、异地芰普内酯Isololiolide(18)。其中,化合物15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且首次报道了其波谱数据。化合物2-7,10,12-14,16-18为首次从绿玉树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仅化合物1、3、7对K562细胞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对A549细胞有微弱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