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EPW厂战略成本管理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中,成本成为一个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大小、生存发展潜力高低的重要问题。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成本管理的变革,变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为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一是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范围大为拓展,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发生了重点转移,重在成本避免,立足于预防;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有所更新,广泛采用了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等方法。 从成本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成本优势是企业持久性的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财务指标不断恶化成为企业竞争力衰退的表现之一。因此,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应把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的层次,在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切忌盲目生搬硬套;二是更新成本管理观念,提高员工成本意识;三是消除成本信息失真,提供战略成本信息;四是注重价值链分析,取代单一的成本控制;五是各环节协同作用,进行全过程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统一,要求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的特点、性质、规模、经营方式、人员和机构情况,结合企业经营发展和企业的要求来进行成本控制。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此,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强化成本意识,导入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的层次,以此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利器,这是当今世界企业成本管理的新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以石油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国内外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职工的健康保障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分析,提出
意大利赛鲁迪集团是世界凹版和柔性版印刷设备和技术的领导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凹版和柔性版印刷机制造商之一。赛鲁迪集团2004年公司产品约85﹪出口到世界各地,其中出版凹印机占到
当前,在全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趋势下,原来由事业单位改制组建的企业面临进一步改制转型的任务,这些企业的改制转型不但受到体制和利益再分配的制约,而且受到原有体制下积存的
2015年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习李政府”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重点下,如何使用好“投资”这架马车显得尤为重要。从微观企业角度来讲,投资决策作为重大战略决策之一,既是“三重一大”决策中的关键点,又通常会涉及大额资金调配,同时还会影响公司的财务风险、业绩指标、现金状况以及外部资本市场对其战略导向和发展前景的价值判断,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一直受到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由于国企形成的历史背景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分析使用能够使使用者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运用好数据,有利于工作效果和效率的双提升.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最大的钢铁消费国、最大的钢铁净进口国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钢铁行业高速膨胀发展,国内钢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外钢铁产品的大
物资供应和管理工作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企业正在全方位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本
目的:总结1例Castleman病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本科室联合我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及肿瘤专科护士对1例Castleman病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Castlema